不会摄影不会剪辑就不能做纪录片?是谁在瞎说!
在风味星球的后台,风味君被@最多的问题就是:我想从事纪录片行业,可以来实习吗?我喜欢美食纪录片,但不是学摄影的,可以怎样入门?
诚然,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纪录片从业者,热爱是基石。它可以帮你柔化过程里的艰难,克服每一个迎面的困难。但现实往往并不能让你初出茅庐即成大业,每道风味的炼成都需要经年累月的打磨。
黑蜀黍也是经历了《龙脊》和《森林之歌》,才拥有《舌尖》和《风味》的成功嘛!(风味君:谁看过前两部?留言告诉我!)
不过话说回来,倒是有一个职业,隐藏在纪录片行业,至今还属于一个宝藏存在。BBC的从业者说它是“成就纪录片理想的超音速火箭”,“只需经历一次,就可以完整了解纪录片制作的全过程。”
这是什么神奇的职业?今天我们就来揭晓一下。
上面的三个女孩,从事的就是这个神奇的职业:调研员。
本次《风味人间》第二季参与调研员的总计超过30人,是中国纪录片有史以来使用调研员最多的一次。
别看ta们年龄不大,各个都身怀绝技。
有的拥有让人一见倾心的性格,可以让即便最倔强的乡亲都喜欢上ta;有的拥有多国语言,可以科学上网多机操作,消化翻译来自世界各地的文献。
但无一例外,ta们的思维都异常敏捷,可以出现在每一个需要的场合,并动用自己的智慧处理任何可能突发的问题。
“我们的工作任务之一,就是满足导演在拍摄时候的各种需求。”调研员薛文晶说。“虽然很多任务确实很难做到,但是为了最终的呈现都要想办法解决。”
她还记得在拍第一集坝坝宴的时候,导演为了拍摄效果美观,想让主家把宴席的白色帐篷给拆掉。但青城山山谷里的气候不稳定,国庆期间又常下雨,主家怎么都不愿意拆棚。
为了拆棚,薛文晶就跟主家各种讲,甚至从第一天拍摄就开始不停的问,从新娘爸爸问到新娘妈妈再问到新娘本人和她的老公。一连问了三天。
本来主家都同意了,但不巧的是,宴席前一天又下了一场大雨,这时候主家怎么都不同意拆棚了。
但拆掉顶棚仍然是薛文晶的任务。她只能随时看着天气预报,一再试探着问能不能拆棚。最后主家耐不住她的软磨硬泡,终于同意拆掉了两边的帐篷帘,保留了白色顶的部分,也算是皆大欢喜了
“调研故事也是我们的工作之一。”调研员小姐姐王紫懿说,“这要求我们经常要啃一些论文,但是由于缺乏相关领域的背景知识,有些论文就难啃得动。”
比如六月黄是她负责调研的一个主要故事。在全网深度搜索后,她发现有关六月黄的论文很多都是同一个教授参与发表的。
“我当时就想如果能联系这个教授为我们做一下讲解的话可能会更加直接。但当我把这个教授的信息发给导演的时候,导演表示,这个教授已经拒绝过我们了。” 她回忆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王紫懿找了几乎所有可以联系到这个教授的渠道,但都联系不上。最后没办法,她给这个教授历届的每一位学生都发了封邮件,解释她需要六月黄的相关学术解释的来历。好在最后有两位同学回复了,一位甚至给了教授的联系方式,告诉她教授什么时候比较忙,应该如何沟通等。
“因为教授已经拒绝过我们,我没急着联系他,而是硬着头皮啃完了他所有的论文,起码能让自己在沟通的过程中表示:我是真的了解您研究的领域和您的专业性,以及我们的敬意。”
最后终于联系上教授了,他同意给导演组十五分钟时间做个简单的电话咨询,也的确解决了导演们的疑问。
“还有像杂碎这集的开篇故事。我们希望能够为大家建立起“杂碎”这个概念,讲述一种不为多数人熟知的生活方式,但寻找并不容易。”另一个调研员王婧怡小姐姐说。
为了找到这个符合“建立杂碎概念”的故事,王婧怡专门在电脑建了一个叫“开篇故事”的文件夹,里面装满了九个已经或将要形成报告的选题。“但因为契合度和执行难度等多种原因,最终都没能成立。”
等找到片中菲律宾阿埃塔人的这个选题前,王婧怡已经几乎山穷水尽。她说自己略带悲壮地做了一个Excel表格,把除了南极洲以外六大洲的每个国家都列在表格里,然后将各个国家的饮食特点依次检索了一遍,但凡看到与杂碎有关的内容就录入到表格里。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找到了菲律宾阿埃塔人的故事。
“从那时起,我开始发现,只要不接受“找不到”和“不可能”的预设,纪录片就始终拥有广袤大地上发生的一切。线索有时藏在某篇文章的一句话中,有时藏在某封邮件的一个提问中,更多时候线索存在于主观能动性里,存在于不间断的寻找里。这是调研工作最困难也最有趣的地方。”
调研员,英文叫“researcher”,纪录片行业破次元壁的存在。
它的从业者范围,下至普通本科毕业生,上至拥有博士后的某门类专家,什么专业都可以囊括,什么学历范围都可以接受。
你可以完全不会拍摄,可以天天跟动物打交道,甚至你学的是医,在对的项目里,你也可以成为调研员。
这还是一份可兼职,可全职的工作,拥有全然与其他职业不同的晋升机制。
刚入门的可以做“基础调研员”,拥有专业知识的可以做“专业调研员”。无论全职兼职,做的好都可以一直往上走,最顶级的可以成为“调研科学家”(research scientist),就是带博士称号,到世界各地都备受尊重的那种。当然,能做到调研科学家,光靠职场晋升是不够的,还需要去大学再进修。
在类似BBC或HBO等知名纪录片制作公司,调研员是核心的存在。没有调研员,就没有任何你熟悉的电视电影纪录片。“他们像血液,支撑并贯穿纪录片的整个制作”,英国媒体专家Rick Edwards说。
这也说明了调研员的工作内容的广泛。从对一个主题早期的大量资料阅读归纳总结,到辅助导演找最合适的故事主人公,到拍摄前的实地环境走访,甚至拍摄期间导演任何的灵机一动或突发事件,都要能做到最大程度的协调处理。
就更别说帮着摄制组抗机子,背稻子,捞虾子了。总之拍摄前期到完成的一切,他们都深度参与。
但他们的工作方向又非常明确,简单到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做导演的左膀右臂,体外大脑,尽可能完美的辅助导演完成这集从构思开始的全部内容。
因为接触的人事物五花八门,无所不有,这也就要求调研员从性格上来说,需要活泼开朗,热情真诚,胆大心细。ta们要既拥有强大的共情能力,又需要在共情之余,不错过对方话里的每一个细节,迅速分析并找到导演需要的答案。
难怪可以成为纪录片行业里“超音速破圈晋升”的存在。
正如前面说的,调研员并不需要从事或学习纪录片相关行业。
像坝坝宴这个故事的调研员薛文晶,在参加《风味人间》第二季之前刚刚念完研究生。“当时一个好友转发了稻来的招聘推送,并配文‘好想gap一年去做调研员啊’” 。我点开推送一看,是纪录片,还是美食纪录片,这必须得投!投完就开心的开始了毕业旅行,并在旅行途中参加了视频面试。”
啃六月黄资料的王紫懿则做过执行导演和编导,申请调研员前刚结束一个项目拍摄。“因为我本人就非常好吃,去年和前年都保持在一年打卡150+家餐厅的纪录,就觉得美食纪录片的调研员应该非常适合我。”
还有不接受“不可能”的王婧怡,在申请调研员前,在洛杉矶做片场工作。“申请这份工作就是一见钟情,没有经历太多的思考,几乎从最开始就深知这会是一份我热爱的工作。”
所以…嘿嘿嘿,喜欢纪录片(或认识热爱纪录片朋友)的你,要不要保留收藏转发本文?说不准很快你就可以跟她们一样,在全世界”吃喝学习“哦!
调研员在中国,其实还是一个相当陌生的词汇。
很多纪录片的制作,因为种种原因,可能导演就是调研员,又或者干脆一边拍摄一边调研。这不是不好,但黑蜀黍还是更信奉“慢工出细活”的手艺人态度。
“我们的工作方式和流程中,前期准备和调研的占比非常高。为了保证后期拍摄的顺利,出发前需要做很多的准备。从搜集线索、整理资料,到从学术上、知识上、风土环境上、制作方法上了解一种食物和它的产地,往往需要花费很多时间。这个纸上调研的环节完成后,我们还需要经过多番的电话核实以及实地探访,最终才会确定拍摄的行程。” 黑蜀黍说。
“前期搜寻资料的工作是庞杂的,我们会尽可能搜罗、了解更加全面的信息。不过好在,我们有一个强大的专家顾问团,一群肯吃苦的调研员,还有很多专业而热心的美食向导,能够为我们提供第一手的资料。很感谢他们的付出和帮助。”
这是陈老师的原话,也是我们想对调研员们说的。
借助今天的文章,风味君也想跟参与《风味人间》第二季的所有调研员说一句:辛苦你们啦!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观看第五集《鸡肉风情说》